查看原文
其他

【BCW】董彪:一个幕墙设计师的成长与感悟

幕墙委员会 建筑幕墙 2022-03-23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年轻时的我们无法预测自己的未来。所有的客观原因都只决定了起点,想要走得远、站得高,热爱才是最好的动力来源。

董  彪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幕墙设计所总工程师


01


求学



我家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人选择自己未来的机会并不多,走出村庄的方法只有两个:考上大学和参军提干。我在村里读了小学,乡里读了初中,考入乡里人难以企及的县一高中(每年全乡300多学生只有几人能考进去)。现在还记得,在那个大雨初停的下午,村里通讯员大哥举着县一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边跑边通知我被录取的情景。


高考时,作为一名没什么眼界及信息来源的高中生,报志愿的时候也是完全跟着感觉走。受当时非常火的生物工程科学家——陈章良先生事迹的影响,第一志愿我填报了中国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但由于那一年生物工程专业非常热门,我没能被录取,最终去了重庆大学工程力学专业,也为我今后的工作埋下了伏笔。


大学四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体验了与东北完全不一样的习俗,见识了重庆火炉一样的天气,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交往,向国内顶尖的老师和学者请教,感觉无比充实。由于理科一直是我的强项,大学学习对于我来说还比较轻松,加上高中就是党员在大学也一直担任学生干部,最后作为96届优秀毕业生顺利毕业。但由于一直没能适应重庆高温高湿的天气和花椒饮食,我放弃了留校、深造及有可能的从政机会,毕业后便回到了东北,但重庆四年的生活与学习给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铜梁56028部队军训时二连九班合影(前排右二为董彪)


▲与大学部分室友合影(左三为董彪)


02


入职



我们这一届大学毕业生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在信息不发达的1996年,我只能依靠一张城市地图,两眼一抹黑地迈出了走向社会的脚步,先是去了大连,又到了沈阳。我这个拿着简历推销自己、愣头愣脑的学生,可以说是四处碰壁。经过10多天的奔走,最后来到沈飞集团,终于被录用。于是1996年7月,我怀揣着造飞机的梦想来到沈飞报到,没想到的是,领导直接把我派到了深圳!上世纪90年代的深圳是改革的前沿、对外开放的窗口,沈飞当年招收了395个大学毕业生,派到深圳的只有2人,我有幸被选中,并从此开始与钢结构、幕墙及建筑表皮结缘。

▲1996年在公司门前与同事合影(左二为董彪)


沈飞深圳分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钢结构和建筑外围护的设计与施工。刚开始接触工程设计工作,有点摸不着头绪,我的第一个设计任务被总经理说成是“在画画”,当时心情又沮丧、又焦急。我主动找到公司的技术经理喻金桂,请她给我讲一讲什么是工程,工程应该怎么做,她耐心地给我讲了整整一个下午,令我豁然开朗。那一堂课的意义不在于喻总教了我多少专业知识,而在于让我开了窍、入了门。从那一堂课开始,我喜欢上了设计的感觉,也逐渐明白了无论干什么,只要多学多问,有创新思维,脚踏实地,就没有干不好的。


▲97年与同事的合影(左一为喻金桂,右四为董彪)


在深圳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我经常和工人一起切割下料、上车床和钻床、焊接、装车、跟车、到工地现场监工等,掌握了不少技能。当时586计算机刚刚兴起,我凭着对计算机浓厚的兴趣和一些硬件知识,帮助公司采购了2台奔腾133电脑和一台喷墨打印机,迅速改变了公司依靠图板手工画图的工作方式,也开始使用AutoCAD R10开始进行设计工作。


1997年下半年,我接到北京建设大厦一个穹顶的设计任务。该项目位于北京西站南广场,是直径40m的半球顶,中间用一道宽约3m、高约3m的凹形槽分开。主体是球形网架结构,屋面采用不锈钢做饰面层。把外层不锈钢板用氩弧焊的方式全部焊接在一起是这个项目最具创意的地方。网架上层为檩条钢结构,板块下层为镀锌钢板,上层为不锈钢板,中间用聚氨酯发泡实现光滑的造型及保温功能。为适应板块之间的热胀冷缩,不锈钢板左右折立边,现场焊接,上下搭接。板块之间的缝隙填充柔性保温材料。所有板块的零件在深圳工厂加工后运输到北京,在工地地面进行组装、发泡、成型,再吊装安装到位。最后工人把板块互相焊接在一起。我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工作。从方案论证开始,与建筑师沟通、找材料和配套厂做试验、结构计算、加工检查、装车运输、现场指导…最后在工地待了3个月,1997年12月底顺利竣工。这是我第一个独立完成并参与全过程实施的项目,且完全原创的技术、工艺、工法,对于我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实践。


▲北京建设大厦焊接不锈钢球顶实景图


1998年初,我从深圳调回沈阳工作,入职沈飞铝合金公司。在沈阳这一年陆续做了一些项目设计,其中投入精力最多的是北京八一大楼的玻璃采光顶项目。在航空四院孟主任的帮助下设计完成了焊接球网架。玻璃顶部分我设计了全隐藏式、不漏螺栓螺钉的连接构造,这在当时还是比较新颖的。这个项目前后用了多半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我主要工作地点在北京,承担了沈飞铝合金公司的商务代表、设计师、现场管理的多重角色,大大丰富了我工程项目全过程参与和控制的经验。

▲八一大楼的玻璃采光顶俯视,来自百度地图


1998年在北京期间


1999年3月,我从沈飞公司辞职再次回到深圳,原因很简单:每月385.50的工资,年终200元的奖金,再不走我连走的路费都没有了。我先找了一家小的钢结构公司安身立命,1999年下半年应聘到深圳中航幕墙公司,成为一名幕墙设计师。我在设计上和别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设计画图,还精通结构分析,所以迅速融进了中航幕墙公司的设计团队,并开始独立负责大型项目的设计工作。虽然这次在深圳工作只有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但正是这一段时间的沉淀及思考,使我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2000年8月28日,我离开深圳,第三次来到沈阳,入职沈阳远大公司。

03


 远大



来远大,主要是因为老领导段培沈的多次邀请。工作后,段总是我第一个人生导师,他无私、敬业、醇厚、乐于助人的品质对我的人生观及处世之道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2000年10月下旬,我被远大西南分公司借调到成都参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1航站楼一期工程的设计,负责设计的是幕墙钢结构部分。本次设计任务只有2个月的时间,但这是我第一次深入接触成都,并喜欢上了这个城市。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1航站楼


2001年初,远大确定了几个除幕墙业务以外的新发展方向,包括海外、电梯、环保和钢结构,我意外地被任命为远大钢结构公司负责人,探索钢结构业务的发展模式及市场开拓。当时钢结构公司仅有启动资金10万元、4台焊机、4个工人、1个生产经理和2个技术人员,后来随着600多万工程合同的签订,集团开始重视,我被调整为钢结构公司总工程师。


2004年7月份远大钢结构公司宣布解散(与远大长期发展战略不协调),在远大钢结构公司的四年半时间,我一共签订了6000多万元的钢结构工程合同,为远大设计和建设了电梯厂区、张士厂区一期的厂房,培养了一批熟悉钢结构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也经历了一个公司的创立与消亡,起起伏伏多次,担任过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经理、经营部部长、计划部主任等职务,从跑业务、项目投标与报价,到项目最终的竣工回款,全程参与负责,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高。那段时间我不知疲倦,没有周末,工作几乎是我的全部,娶妻生子都没有休过一天的婚假和产假,现在回想起来很是内疚。钢结构公司的解散,使我也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调整发展方向。


当接到远大西南分公司总工程师姚广顺的邀请时,我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甚至放弃了一切职务,以设计师的身份由沈阳总部调到成都,并迅速在成都置业定居。来成都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里程碑,成都也由此成为了我永久的栖息地。


2005年,远大西南分公司的业务正蒸蒸日上,我到成都后第一个负责设计的项目是成都高新西区创新组团。项目的特色体现在外表面的竖向机翼型格栅上。格栅形状为400mm×85mm的机翼造型,间距900mm布置。需要实现“侧看成面,正看成线”建筑效果,构造要达到“悬浮”的视觉感受。

▲成都市高新西区创新组团项目,钱方作品


我没有采用最初建筑和幕墙方案选用的施工复杂的铝板成型的方案,而是采用了一种非常简洁的方式——铝合金型材,一次成型,加工简单,还便于将型材两面喷涂成不同颜色,实现了不同角度下立面色彩的变化。在格栅连接上,我利用铝合金型材开模需要的加劲肋,只使用两个定制的不锈钢插销就把机翼格栅安装完成,材料简单,安装方便,恰当地实现了建筑师想要达到的“悬浮”效果。这个项目我有幸与中建西南院钱方总建筑师合作,也为我之后的职业转折埋下了伏笔。


由于工作表现出色,2005年11月,我开始担任远大西北大区经理,负责西北五省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的全面管理工作。这期间我又与钱总合作了成都南部副中心(现成都金融城)项目的幕墙设计。该项目的创意方案建筑师是保罗·安德鲁大师,钱总团队负责项目方案的深化与施工落地。该项目使用金属网板作为建筑外表皮的建筑表现形式,应该也是国内第一次出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成都南部副中心项目, 保罗·安德鲁、钱方作品

成都南部副中心金属外网的形式从建筑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到安装施工各个环节都没有先例,即使是安德鲁大师团队也没有成熟的方案。我负责该项目的幕墙设计后,与钱总、法方团队多次探讨,通过远大集团各部门配合,去各种设备厂商、多家铝板原材料厂商考察,并经过多次论证与试验,最终找到了最佳的材料及加工方案。在构造连接上,我从单元幕墙系统的构造中找到灵感,并进行简化和完善,说服钱总团队及法方设计师,从而得以实施。南部副中心的建筑效果得以快捷、顺利、完美地呈现出来,加工工艺和构造连接的合理性是关键。项目建成后也撰文刊登在《建筑技艺》杂志上。

▲铝合金原板的生产设备

▲金属外网雕刻加工过程

▲保罗·安德鲁先生到南部副中心检查验收

通过这些项目合作,我给钱总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他认为我技术能力强,脑子灵活、考虑问题周全、善于沟通。2007年12月,他首次提出希望我来西南院工作。我当时非常诧异,因为在建筑设计院做幕墙设计几乎没有先例,这意味着我可能要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我当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钱总后来每次见面都和我提这个问题,有时打电话也会提起。


2008年,我又和西南院四院总建筑师刘艺(现在是西南院总建筑师)合作了两个比较有特色的建筑——四川华电办公楼和四川省广播电视中心,都非常成功,合作也非常顺畅,对西南院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四川华电办公楼,刘艺作品

▲四川广播电视中心,钱方、刘艺作品

而与此同时,我在远大任西北大区经理,工作范围遍及成都、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和新疆。所负责的成都南部副中心工程有近2亿的合同额,正在全面施工,我每月有半个多月在西北奔波,有家顾不上,期间也经历了种种内忧外困和职场的起起伏伏。


终于钱总的一次提问让我下定了决心:你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工作?设计、施工、还是管理?我突然意识到经过12年多的工作,负责过各种与工程项目相关的职责和内容,我最喜欢、最热爱的还是设计。作为一个设计师,我才是最自信的;作为一个设计师,我才是最自豪的;作为一个设计师,我才能在不断的创作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因此我下定决心入职中建西南院,组建西南院幕墙专业设计部门,开启一段有情怀的创业历程。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2009年3月,我向远大公司递交了辞呈入职西南院。和所有曾在沈阳远大工作过的员工一样,我对远大也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远大公司在幕墙技术进步、人才培养、代表中国走出国门开拓等方面为中国幕墙行业做出了最杰出贡献,远大公司“真实做事,诚实待人”的服务宗旨几乎影响了公司所有员工。远大对我的培养和锻炼是全方位的,我在远大工作的近9年时间,也是我快速成长并成熟的一段难忘的时光。无论今后到哪,我都为曾经身为远大人而自豪。

04


西南院



设计院组建自己的幕墙设计团队,西南院是探索者及开拓者之一当时国内幕墙行业主要存在三种幕墙设计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幕墙施工承包商负责的幕墙工程设计,也就是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该模式实行时间较长,形成了惯性,绝大部分建设单位和建筑设计师都认为幕墙设计就是施工单位的事。施工承包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在市场利润率可观的情况下,尚能健康发展。但随着我国幕墙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利润越来越低,建筑品质及业主利益自然要被牺牲。以上因素决定了幕墙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必须做出改变。


第二种模式是专业的幕墙设计顾问咨询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外籍开发商和建筑师逐步进入国内市场,国外幕墙设计咨询机构开始参与国内建筑幕墙设计的咨询工作。但该模式只是一种前期技术配合及中后期技术监督,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建筑幕墙设计,更像一种管理手段,真正在工程上实施的设计成果还是依靠施工承包商来完成。在本世纪初,本土的幕墙设计顾问公司也开始出现,但水平良莠不齐、规模小、人才流动大、商业氛围浓,影响了客户信任度。因此幕墙设计顾问模式也只能是整个幕墙设计环节及发展过程中的补充,不能根本性解决设计系统性问题。


第三种模式是幕墙施工承包商成立专门的设计机构或团队这种模式是施工承包企业充分发挥其技术人才储备的优势,更加便于以技术手段促进施工合同的承揽,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以本企业的工程施工为主导的设计模式。所以这类技术团队在建筑设计前期的幕墙配合和技术协作,必然会带有一定商业目的,无法真正体现设计的独立性。


但建筑幕墙是为建筑而生的,它终归要为建筑服务。2008年以前的幕墙设计模式是把完整的幕墙设计过程割裂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不同的团队来负责。对建筑的原创作者——建筑师的工作配合不够,不能有效地介入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使建筑师在建筑幕墙这一表现力最丰富的关键领域,缺乏有效的协作与掌控,非常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钱方总建筑师恰恰是看到了这一点,力主在院里组建专业的幕墙设计团队,补充到建筑设计产业链中薄弱的环节,进一步使幕墙设计最终回归技术本源。我能参与前期开拓,并一步一步地趟出一条可行之路来,幸甚!


中建西南院从2009年成立建筑幕墙设计研究中心之初只有6个人,发展到现在60余人的幕墙设计所,非常不容易,大浪淘沙始见金。我们这个小团队一开始就把它看成是一个事业,不计报酬、只重服务。先从配合院里项目设计开始,不挑肥拣瘦,做好每一步的配合、设计和创新工作,逐步取得总院、各分院及建筑师的信任,项目越来越多。也特别感谢院里尤其是钱方、郑勇、邱小勇、刘艺、殷波、陈荣锋、李峰、张远平、蒋玉辉等建筑师们给予的支持与帮助。同时我们也对外不断输出理念,给业主、兄弟院所、配合单位说明设计院幕墙设计的合法性、必要性和优越性,让人接受这一新模式。工作中,我们用自己实际的工作成果赢得了信任和支持,团队也由此健康发展,并逐步做大做强。


▲都江堰大熊猫疾控中心,钱方作品


▲天府菁蓉国际广场,钱方作品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刘艺作品


▲成都三瓦窑社区活动中心,刘艺作品


▲现代五项体育中心,蒋玉辉作品


▲成都规划馆,陈荣锋作品


▲阿坝州民族博物馆,李峰作品


▲中物院成都基地科研楼,郑勇作品


▲ICON云端,邱小勇作品


随着业务量的增多及设计深度的提高,中建西南院建筑幕墙设计所团队规模逐年扩大,要从量变转化到质变,团队的素质及能力就需要不断提升。首先对团队的复杂钢结构设计能力进行了提升,使团队可以胜任所有大跨空间或异形幕墙的设计工作,为建筑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结构技术支撑。然后逐步完善建筑表皮的参数化设计能力,以适应建筑表皮多样性及复杂性的设计需求,并进一步打造幕墙专业的BIM设计团队。从2012年开始,我们在幕墙设计业务的基础上,开展了建筑围护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金属屋面及墙面的设计工作,以满足体育建筑、会展建筑、交通建筑或文化建筑等增多的需求。


围绕西南院这个平台开展业务,我们最大的优势是落地的建筑类型非常广泛办公建筑、医院建筑、学校建筑、体育建筑、博物馆建筑、文化建筑、会展建筑、酒店建筑、民政建筑、铁路站房、机场航站楼、旧城改造、商业综合体、超高层住宅、别墅、公寓、景观等等,无所不包。民用建筑外,还不时设计工业建筑;除国内建筑外,还有海外建筑。团队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不论何种建筑类型和规模,我们都游刃有余。

▲成都西部国际金融中心双塔,钱方作品


▲成都远洋太古里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邱小勇作品


▲四川省图书馆新馆,钱方、刘艺作品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张远平作品


▲郑州奥体中心,李峰作品


▲成都西部博览城,钱方作品


在高质量完成院总包设计项目的同时,我们也选择性承揽院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顾问咨询业务。这些院外合作项目不仅增加了业务量,更主要的是开拓了团队视野,加强了对外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众多合作项目的成功落地也大大提升了团队的行业影响力,走出四川,迈向全国,乃至开拓海外,西南院幕墙设计的服务范围随着西南院的脚步走得越来越远,站得越来越高,团队不断成长。专业做大做强,专项做好做精”成为我们持续发展的理念。

▲成都希顿国际广场


▲成都都江堰万达文化展示中心


▲北京电力科技馆,庄惟敏作品


05


思考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以建筑设计院为平台开展幕墙设计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真正全过程设计咨询服务从建筑方案跟进、幕墙方案讨论、幕墙施工图落地、施工招标协助、施工现场服务,直到项目竣工程序完善,服务连贯性及有效性得到了充分保障。


二是真正独立第三方的设计服务机构服务对象及主体只有业主和建筑,不掺杂其他利益。全力发挥专业能力,努力提供优质的劳动成果,为业主打造优秀的建筑作品。


三是真正贴近建筑设计师、结构工程师的幕墙专业工程师。与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长期在一起工作,无缝对接、随时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并且可以第一时间给予技术支持,客观上也培养了他们的幕墙设计意识,补齐知识短板。


四是真正规模化的技术服务团队。大型项目的人力投入,复杂项目的技术攻关,各种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都需要充分的人力资源储备。与设计院多专业、跨学科开展合作,成果的适应性、有效性及通用性更强。


五是真正稳定的技术服务。从建筑创作过程中的早期介入到各个阶段的工作成果,全项目周期内,技术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得到了极佳的保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近些年,国内建筑设计院所成立幕墙专业设计机构已经非常普遍,但发展并不都尽如人意,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个人分包现象严重。不是一个团队的人,要保证一条心很难。


二是还在磨合期。一个团队的成熟与发展不是招聘几十号人就水到渠成的,需要团队理念和文化的养成。


三是技术创新及技术能力不足。让人信任的永远是实力,但有实力没有创新意识也是不长久的,唯创新者强。


四是急功近利思想严重。以快速见效或快速挣钱为目的组建的团队,缺乏长远发展眼光,耐不住寂寞。


五是设计院支持与管理不够。作为一种新模式,设计院在选人、孵化、政策、规划、指导等方面不能存着试试看的态度而放任自流,要适时地管控和调整。


六是对市场理解不足。不是什么建筑设计院都能支撑一个专业的幕墙技术团队,建筑设计院的规模与业务量能否为幕墙设计团队提供发展的土壤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处于发展期的西南院建筑幕墙设计所也经常会面临各种问题,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但我非常有信心。相信以“量大、面广、质优、高端”为目标,以建筑设计院为平台的幕墙专业设计团队模式,必将大有可为,在幕墙设计领域的发展和技术提高上,一定会发挥关键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06


总结



回想我的职业生涯,多数时候是“走一步、看一步。但很庆幸,每一步我都抓住了机会,或者说是,无论哪个工作环节我都投入全部热情,才为自己创造了更好的机会。可以说,所有的客观原因都只决定了起点,但想要走得远、站得高,热爱才是最好的动力来源。我庆幸我一直对我的工作保有热情,一直在努力做设计。我也非常庆幸选对了平台,有效地利用平台赋能,会事半功倍。“发散思维,专注做事,小心求证”;“始于热爱,基于实干,成于创新”,是我最大的感受。


总体来说,我们这一代幕墙人很幸运!入行时,前辈们已经在幕墙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上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可以发挥及创造的空间。国内幕墙行业持续蓬勃发展的好时光也让我们赶上了。材料、工艺、构造以及幕墙技术的创新,在我们这一代幕墙设计师手中实现。也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幕墙行业会有更好的未来。与同行共勉!



版权声明: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侵权或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立即删除。

/    近期活动     /


/  欢迎加入中国建筑学会个人会员  /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幕墙学术委员会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幕墙学术委员会隶属于中国建筑学会,成立于2016年9月,秘书处设在《建筑技艺》《建筑幕墙》杂志社。理事长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文兵担任。目前委员会共有理事成员79位,由行业内知名幕墙设计、施工等企业负责人担任。


委员会以《建筑幕墙》杂志和“建筑幕墙”微信公众号(bcwjournal)作为载体,每年组织多场高水平学术活动,2018年成功组织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幕墙奖的申报和评选工作。因工作业绩突出,委员会获评中国建筑学会2018年度优秀二级组织。2019年成功组织了CECS《建筑幕墙设计标准》编制工作,目前该标准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征集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幕墙学术委员会继续面向行业征集有实力的企业成为理事会员单位,有意者可致电咨询秘书处:18701529806。


/     关 于 《 建 筑 幕 墙 》     /

《建筑幕墙》创办于2015年,主要读者对象为幕墙工程师、建筑师、地产商等。主要刊登国内外建筑幕墙的设计、研究、建造及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方面的论文,每年出版3期,随《建筑技艺》免费赠送读者。联系电话:010-57368779,57368778。


长按二维码可快速关注"BCW建筑幕墙"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幕墙  》 杂 志 

《建筑幕墙》杂志2015年-2019年共出版12期,详细目录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建筑技艺》(月刊)2019年定价为32元/ 本,全年384元,可从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咨询电话:010-57368777。非《建筑技艺》订户但希望得到《建筑幕墙》的同志须支付邮寄费30元/本,全年90元,登录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支付宝或银行汇款至编辑部即可订阅。咨询电话:010-88375434。

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建筑幕墙》杂志


来都来了 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